Home > 佛光新聞 > 斗湖佛光“在山与水之间,寻找生命的渡口-谈学佛前后”佛学讲座

斗湖佛光“在山与水之间,寻找生命的渡口-谈学佛前后”佛学讲座

March 18th, 2017

在3月18日晚上8时,由来自柔佛州巴株巴辖佛光缘的如豪法师在馬來西亞佛光山斗湖佛光寺之西方殿开讲了一堂名为“在山与水之间,寻找生命的渡口-谈学佛前后”的佛学讲座;共计37位佛光人和佛友出席聆听,共沾法益。

如豪法师特爱游山玩水,喜爱大自然。法师提问,生命的渡口在哪里?学佛应该抱着怎样的态度?法师分四点说明。

(一)学佛应该“学玄奘之西行,效善财之南询。”玄奘为求佛法,“寧向西天一步死,不向东土一步生。”坚毅,為教捨身的决心,终于到达印度,求得真经。善财童子为了求法,周游列国,锲而不舍,坚持不懈的态度,足为我们学佛之模范。

(二)学佛应该具备的“态度与心情”。因求真理登净域,为学佛法入宝山。为了求得真理,理當勇往直前,不惧艰难。

(三)“真金需是烘炉练,白玉还他妙手磨。”学佛要向心内看,斩除内心的执着、迷妄与自私的人生。而禅宗的“有理三扁担,无理扁担三”的棒喝教育,正是造就禅门大德教育的方法;以致“千锤百炼出深山,烈火焚烧莫等闲;粉身碎骨都无怨,留得清白在人间。”要經過琢磨,錘煉,方成器。

(四)学佛以后,应有怎样的体验呢?“发心求证无师道,以启无上甘露门,成就甚深平等忍,增长如空大慧心,常乐柔和忍辱法,安住慈悲喜舍中。”經過求證,體驗之後的學佛經歷,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不同的是,“平常一樣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竹密不妨流水過,山高豈礙白雲飛。一色一香無非道,或語或默終是禪。”

各人的體驗未必盡同,且看蘇大學士的看法:學佛前,蘇學士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學佛期中,學士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待得學佛有體驗之後,學士說,看山又是山,看水又是水。
如豪法師引領大家聆聽歌曲《醒來》之後,在《惜別歌》聲中,講座在9時40分圓滿結束。

pun 佛光新聞

Comments are closed.